当第一周的陌生感渐渐褪去,我校八名实习生,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开启了更“沉浸式”的实习生活。这一周,实习生们不再是跟在指导老师身后的“观察者”,而是试着接过更多任务;这一周,我们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共同的教师节,在彼此的陪伴和学生的温暖里,读懂了“教师”二字的分量。
一、深入校园:从“跟着做”到“主动做”
实习第二周,实习生的身影依旧活跃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,从办公室到教师,从早自习到课后服务,他们以更加投入的姿态,融入到学校的日常运转。
八名实习生在快速适应校园节奏后,将“主动学习”的目标落到实处。在提前与各班级任课老师沟通并获得允许后,他们带着“取经”的心态,开启了一场跨班听课的“学习之旅”,试图从不同教师的课堂里,捕捉多样的教学风格,积累实用的教学经验。整个过程中,实习生们没有丝毫“旁观者”的随意,而是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对接、认真记录,在不同风格的课堂里,慢慢摸索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向。
实习生进行观摩课活动
清晨7点30分,实习生便已就位:有人守在教室盯早自习,轻声提醒学生专注;有人在办公室分类整理作业,提前标注重点。课间操时;他们站在班级队伍旁,帮着维持秩序、照看学生。自习课上,既是“秩序守护者”,提醒大家安静;也是“小答疑员”,围着学生讲解难题,跨学科问题还会互相支援,在细碎里慢慢贴近“教师”的模样。
实习生进行班级管理活动
二、教师节:双向奔赴的温暖,照亮师者之路
金秋九月,丹桂飘香,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季节,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。这一天,对于这八名实习生而言,是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“属于自己”的教师节。
一早,朝阳刚为教学楼镀上暖光,几个班级的学生代表就捧着厚厚一叠手抄报,悄悄候在办公室门口。手抄报上,是大家分工协作的心意:有的用彩笔绘出“三尺讲台”的剪影,有的写下“祝老师桃李满天下”的娟秀字迹,还有的贴上了自己和老师的合影小贴画。等老师们陆续到岗,学生们便笑着围上前,双手递上手抄报:“老师,教师节快乐!”学生们藏在细节里的真挚心意,让清晨的办公室瞬间被温暖填满。
学生绘制的手抄报
实习生们也早有准备,走到带教老师桌前表达自己对带教老师的感谢。带教老师们也为实习生送上殷殷祝福“保持这份热情,你们会成为很棒的老师”“大胆站上讲台,我们永远是后盾”。办公室里,学生的纯真、实习生的敬意、前辈的期许交织,让这个教师节的暖意格外绵长。
实习生与带教老师合影
三、成长收获:在细碎日常里,攒下前行的力量
一周时光匆匆而过,对于他们来说,成长藏在每一个具体的瞬间里。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,从学生角度去理解他们、关爱他们;懂得了协作的意义,关系不断密切。学生与前辈的鼓励,更让他们坚定从教的初心。从拘谨到从容,他们在日常中积累,向“三尺讲台”坚定前行。
一周的深耕,让青涩慢慢沉淀为从容。接下来的日子,愿这八名实习生带着收获与热爱,继续在教学路上探索前行。也期待更多人关注师范生的成长,见证他们从“准教师”到“好老师”的蜕变。
供稿:辽宁省实验中学实习小组
审校:高嘉蔚、王壮飞、崔革